以「思想」邁入與托馬斯·愛迪生合作的人
事實上,「思想是有形的」,當它們與明確的目標、堅持不懈以及將其轉化為財富或其他物質對象的強烈渴望相結合時,它們是強大的力量。
大約三十多年前,埃德溫·C·巴恩斯證明了「人們真的能通過思考而變得富有」這個道理的真實性。他的發現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漸累積的過程,始於他渴望成為偉大的愛迪生商業夥伴的強烈願望。
巴恩斯渴望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它的明確性。他想與愛迪生共事,而不是為他工作。仔細觀察他如何將這種渴望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你將更好地理解通往財富的十三條原則。當這種渴望或思想的衝動第一次閃現在他腦海時,他完全沒有行動的條件。擋在他面前的有兩個困難:他不認識愛迪生先生,而且他沒有足夠的錢支付前往新澤西州橙市的火車票。這些困難足以讓大多數人放棄實現願望的念頭。
但他的願望並非普通的願望!他下定決心要找到實現願望的方法,以至於最終選擇搭乘「盲行行李車」旅行,而不是被挫敗。(對於不熟悉此術語的人,這意味著他搭乘貨運列車前往東橙市)。他來到愛迪生先生的實驗室,並宣布自己是來與這位發明家做生意的。在多年後提到巴恩斯與愛迪生的第一次會面時,愛迪生先生說:「他站在我面前,看起來像個普通的流浪漢,但他臉上的表情傳遞了一種信念,即他決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多年來與人共事的經驗使我了解到,當一個人真的非常渴望某件事,以至於願意把自己的整個未來賭在一次機會上來實現它,他一定會成功。我給了他所要求的機會,因為我看出他已經下定決心,直到成功才會放棄。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次決定並沒有錯。」
年輕的巴恩斯在那次場合中對愛迪生先生說的話,遠不如他所想的內容重要。愛迪生自己也這麼說!年輕人的外貌絕不可能幫助他在愛迪生的辦公室中開始工作,因為這一點明顯對他不利。真正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如果這句話的意義能夠傳達給每一位讀者,那麼這本書的其餘部分便不再需要了。
巴恩斯在第一次面試中並未得到與愛迪生合作的機會。但他得到了一份在愛迪生辦公室工作的工作,薪水非常微薄,做的是對愛迪生來說無關緊要的事情,但對巴恩斯而言卻極為重要,因為這讓他有機會在他意圖中的「夥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商品」。
幾個月過去了,表面上似乎一切都毫無進展,巴恩斯心中設定的明確主要目標似乎仍遙不可及。但實際上,巴恩斯的內心正發生著重要的變化。他不斷強化自己想成為愛迪生商業夥伴的渴望。
心理學家正確地指出:「當一個人真正準備好迎接某件事情時,那件事情便會出現。」巴恩斯已經準備好與愛迪生建立商業夥伴關係,更重要的是,他決心保持這種準備,直到他獲得自己尋求的目標為止。
他並沒有對自己說:「啊,這有什麼用呢?我還是改變想法去找一份銷售員的工作吧。」相反,他說:「我來這裡是為了與愛迪生一起創業,如果需要用我餘下的一生來實現這個目標,我也會做到。」他是認真的!如果人們能採取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堅持不懈,直到這個目標成為一種全心全意的執著,他們的人生故事將會完全不同。
也許年輕的巴恩斯當時並不知道,但他的堅忍決心,以及對單一渴望的堅持,注定要掃除所有的阻礙,並為他帶來所尋求的機會。
當機會來臨時,它以一種與巴恩斯預期截然不同的形式和方向出現。這正是機會的其中一個特點。它有一種狡猾的習慣,喜歡從後門悄悄溜進來,通常還會偽裝成不幸或暫時的挫敗。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未能識別機會的原因。
愛迪生剛剛完成了一種新型辦公設備的研製,那時稱為「愛迪生口述機」(現在稱為 Ediphone)。他的銷售員對這台機器並不感興趣,認為它需要付出極大努力才能賣出去。巴恩斯看到了自己的機會。這個機會悄悄地出現了,藏在一台奇怪的機器裡,除了巴恩斯和發明家,沒有人對此感興趣。
巴恩斯知道他可以銷售愛迪生口述機。他向愛迪生提出這個建議,並迅速獲得了機會。他確實成功地銷售了這台機器。事實上,他的銷售如此成功,以至於愛迪生與他簽訂了一份合約,授權他在全國範圍內分銷和銷售這台機器。從這段商業合作中誕生了這句口號:「由愛迪生製造,巴恩斯安裝」。
這段商業聯盟已經運作了三十多年。巴恩斯從中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但他所獲得的成就遠遠超越了金錢。他證明了一個人真的可以「思考致富」。
我無法確切知道巴恩斯最初的那份渴望為他帶來了多少現金收入。也許它為他帶來了兩百萬或三百萬美元,但無論這個數額是多少,與他所獲得的更大的資產相比,這都顯得微不足道。他獲得的更大資產是明確的知識,即通過應用已知的原則,一個無形的思想衝動可以被轉化為其具體的物質對應物。
巴恩斯實際上是用他的思想把自己「思考」成了偉大的愛迪生的合作夥伴!他用他的思想創造了財富。他起初一無所有,除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能力,以及堅持這一渴望直到實現的決心。他沒有資金可以開始,也幾乎沒有教育背景,沒有任何影響力。但他擁有主動性、信念和取勝的意志。憑藉這些無形的力量,他成為了與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並肩而立的人。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個截然不同的情況,研究一個擁有豐富物質財富證據的人,但因為在距離目標僅三英尺時放棄,而失去了這一切。
距離黃金僅三英尺
失敗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就是當遭遇暫時的挫折時,養成了放棄的習慣。每個人都有過犯這個錯誤的時候。R. U. 達比的一位叔叔在淘金熱的年代,染上了「黃金熱潮」,並前往西部挖掘黃金、追求致富。他從未聽說過,從人的頭腦中挖掘出的黃金,比從地球上開採出的還要多。他宣稱了一片礦地,並開始用鶴嘴鋤和鐵鍬工作。這過程非常艱難,但他對黃金的渴望是明確的。
幾週的勞動後,他被發現閃閃發光的礦石所獎勵。他需要機械設備將礦石帶到地表。他悄悄地把礦井蓋起來,回到了位於馬里蘭州威廉斯堡的家,向親戚和幾位鄰居講述了這次「發現」。他們籌集了購買所需機械設備的資金,並將設備運送過來。叔叔和達比回到礦場開始工作。
第一車礦石被開採並送往冶煉廠。結果顯示,他們擁有科羅拉多州最富有的礦脈之一!再挖幾車礦石,他們就可以償清債務,接下來就是大筆的利潤收入。
鑽機下去了!達比和叔叔的希望高漲!然後事情發生了變化!黃金礦脈消失了!他們到達了彩虹的盡頭,黃金罐再也找不到了!他們拼命地繼續鑽探,試圖重新找到礦脈——但一切都無濟於事。
最終,他們決定放棄。他們以幾百美元的價格把機械賣給了一位收購廢品的商人,然後坐火車回家。有些「廢品」商人很愚蠢,但這位不是!他找來了一位採礦工程師檢查礦井,並進行了一些計算。工程師建議,這個項目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原礦主不熟悉「斷層線」。他的計算表明,礦脈其實就在達比家族停止挖掘的地方再向前三英尺處!礦脈確實就在那裡被發現了!
這位「廢品」商人從礦井中提取了數百萬美元的礦石,因為他懂得在放棄之前尋求專家的建議。大部分投入機械的資金是通過R. U. 達比(當時還是個非常年輕的人)的努力籌集的。資金來自他的親戚和鄰居,因為他們對他的信任。他償還了每一美元,儘管這花了他數年的時間。
很久之後,達比先生多次挽回了他的損失,這是因為他發現了「渴望」可以轉化為黃金的秘密。這個發現是在他開始從事人壽保險銷售業務後出現的。
回想起自己因為在距離黃金僅三英尺時放棄而失去了一筆巨大的財富,達比從這段經歷中受益。他在自己選擇的職業中採用了一種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對自己說:「我曾經在距離黃金三英尺時放棄,但這次,我不會因為有人對我說‘不’,而放棄推銷保險。」
達比是少於五十人的小群體之一,每年銷售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壽保險。他的「堅持能力」來自於他在淘金業務中學到的「放棄能力」的教訓。
在任何人成功之前,他必然會遭遇許多暫時的挫折,甚至是一些失敗。當失敗降臨時,最簡單且最符合邏輯的事情就是放棄。而這恰恰是大多數人會做的事情。
超過五百位這個國家最成功的人告訴作者,他們最大的成功都出現在被失敗打擊之後的下一步行動之中。失敗是一個具有高度諷刺性和狡猾性的騙子。
它最喜歡在成功幾乎觸手可及時使人跌倒。
五角錢的堅持課程
在達比先生從「挫折大學」畢業後不久,他決心從淘金業的經歷中汲取教訓並加以利用。他有幸親身經歷了一件事,這件事證明了「不」不一定就意味著真的「不」。
一天下午,他正在幫助叔叔在一個老式的磨坊裡磨小麥。叔叔經營著一個大農場,住著一些黑人佃農。門靜靜地被推開了,一個小黑人女孩——一個佃農的女兒——走進來,站在門邊。
叔叔抬起頭,看見了這個女孩,粗聲粗氣地喊道:「妳要什麼?」女孩低聲回答:「我媽說讓你給她五角錢。」叔叔怒氣沖沖地回應:「我不會給的,現在妳回家去。」女孩回答:「是的,先生。」但她並沒有動。
叔叔繼續工作,忙得沒有注意到女孩依然站在原地。當他再次抬頭,看見女孩還在那裡時,他對她大吼:「我叫妳回家!現在走,不然我要打妳了!」女孩回答:「是的,先生。」但她一動不動。
叔叔放下他正準備倒入磨槽的穀物袋,拿起一根木條,帶著一臉的怒氣向女孩走去,似乎一場災難即將發生。
達比屏住了呼吸,他確信自己即將目睹一場悲劇。他知道叔叔脾氣暴躁,也知道在那個地區,黑人小孩是不該違抗白人的。
當叔叔走到女孩站立的地方時,她迅速上前一步,抬頭看著他的眼睛,用尖銳的聲音大聲喊道:「我媽媽非要那五角錢不可!」
叔叔停下了腳步,看著她好一會兒,然後慢慢地把木條放在地上,伸手進口袋,掏出半美元,遞給了她。女孩接過錢,緩緩地向門口退去,始終沒有移開對男人的目光。
女孩走後,叔叔坐在一個箱子上,凝視著窗外,發呆了十多分鐘。他驚訝地沉思著自己剛剛經歷的這場「教訓」。達比先生也在思考。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一個黑人孩子有意地戰勝了一個成年白人。
她是怎麼做到的?發生了什麼讓叔叔失去了怒氣,變得像羔羊一樣溫順?這個孩子使用了什麼奇特的力量,使她能夠主宰她的「上級」?這些問題和類似的問題不斷閃現在達比的腦海裡,但他直到多年後將這個故事講給我聽時,才找到了答案。
奇怪的是,這段非同尋常的經歷的故事,是作者在舊磨坊裡聽到的,就在他叔叔挨打的那個地方。同樣奇怪的是,我幾乎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研究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使一個無知、目不識丁的有色人種小孩能夠戰勝一個聰明的人。
當我們站在那個破舊的磨坊裡時,達比先生重述了這段非凡的征服故事,最後問道:「你能從中看出什麼?那個孩子使用了什麼奇特的力量,竟然徹底擊敗了我的叔叔?」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在本書所描述的原則中找到。答案完整而清晰,其中包含了足夠的細節和指導,足以讓任何人理解並應用同樣的力量——這正是那個小孩偶然發現的力量。
保持頭腦警覺,你將確切地觀察到是什麼奇特的力量來拯救了這個孩子。你將在下一章中瞥見這種力量。本書中的某處會讓你找到一個想法,激發你的感受力,並為你所用,掌握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你可能在第一章中意識到這種力量,也可能在後續的某一章節中突然領悟。它可能以一個簡單的想法出現,或者以一個計劃或目標的形式展現。它也可能促使你回顧過去的失敗或挫折經歷,挖掘出某些教訓,幫助你挽回因失敗而失去的一切。
當我向達比先生描述這位有色人種小孩無意中使用的力量時,他迅速回顧了自己作為壽險銷售員的三十年經歷,並坦率承認,他在這個領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從這個孩子身上學到的教訓。
達比先生指出:「每當潛在客戶試圖拒絕我、不購買時,我就看到那個孩子站在舊磨坊裡,她那雙大眼睛充滿挑戰地瞪著我,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完成這筆交易。』我所做的大部分銷售,都是在客戶說『不』之後完成的。」
他還回憶起他曾經「距離黃金僅三英尺卻放棄」的錯誤,但他說:「那次經歷是偽裝的祝福,它教會了我無論路途多麼艱難,都要堅持下去,這是一個我在任何事情成功之前都需要學習的教訓。」
達比先生、他的叔叔、有色人種小孩以及金礦的故事,無疑將被數百位依靠銷售壽險謀生的人所閱讀。對所有這些人,作者想要提出一個建議,那就是達比之所以能夠每年售出超過一百萬美元的壽險,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這兩段經歷。
人生是奇妙而不可測的!成功與失敗的根源常常來自於簡單的經歷。達比先生的經歷雖然平凡而簡單,卻包含了他人生命運的答案,因此對他來說,這些經歷與生命本身一樣重要。他因這兩次戲劇性的經歷受益,因為他對它們進行了分析,並從中找到了教訓。
但對於那些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研究失敗,從而尋求可能通向成功的知識的人,他們該如何學習將挫折轉化為機會的藝術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應運而生。答案包含了對十三條原則的描述。但請記住,當你閱讀時,也許你心中曾經因生命的奇妙而深思的問題答案,可能通過一些在閱讀過程中閃現在你腦海中的想法、計劃或目標來找到。
一個有價值的想法足以實現成功。本書所描述的原則,包含了所有已知方法中最實用、最有效的創造有用想法的途徑與方法。
在我們進一步描述這些原則之前,我們認為你有權獲得這個重要的建議:當財富開始來臨時,它來得如此迅速,如此豐盛,以至於人們會驚訝於它們在那些困苦的歲月裡究竟藏匿於何處。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陳述,更令人震驚的是,當我們考慮到普遍的觀點——即財富只會降臨到那些長時間努力工作的人身上時。
當你開始思考致富時,你會發現財富始於一種心態,一種明確的目標,以及幾乎不需要努力的情況。你,以及每個人,都應該對如何獲得這種能吸引財富的心態感興趣。我花了二十五年時間進行研究,分析了超過 25,000 個人,因為我也想知道「富人是如何變得富有的。」
如果沒有這些研究,這本書就無法寫成。請注意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即:
1929 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一直持續到創下破壞性紀錄,直到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上任後不久才開始消退。正如劇院裡的電工將燈光逐漸調亮,黑暗不知不覺間被轉化為光明一樣,人們心中的恐懼也逐漸消散,轉變為信念。
仔細觀察,當你掌握了這種哲學的原則,並開始按照應用這些原則的指導去做時,你的財務狀況將開始改善,你所接觸的一切將開始轉化為對你有益的資產。不可能嗎?一點也不!
人類的主要弱點之一就是普通人對「不可能」這個詞過於熟悉。他知道所有無法奏效的規則,他知道所有無法完成的事情。這本書是為那些尋求使他人成功的規則,並願意將一切賭在這些規則上的人而寫的。
很多年前,我買了一本精美的字典。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到「不可能」這個詞,然後把它小心翼翼地剪掉。這對你來說也不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成功來自於那些成為成功意識的人。失敗則來自於那些漠不關心地讓自己成為失敗意識的人。
本書的目的是幫助所有尋求幫助的人學習將心態從「失敗意識」轉變為「成功意識」的藝術。
另一個在許多人身上發現的弱點,是習慣於用自己的印象和信念來衡量一切和每個人。某些閱讀這篇文章的人會相信,沒有人能夠思考致富。他們無法以財富為思考方式,因為他們的思維習慣深深地沉浸在貧窮、匱乏、痛苦、失敗和挫折之中。
這些不幸的人讓我想起了一位來美國學習美式教育的知名中國人。他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一天,校長哈珀在校園裡遇到了這位年輕的東方人,停下來和他聊了幾分鐘,並問他對美國人民印象最深的特點是什麼。
「哦,」這位中國人驚訝地說,「你們眼睛的奇怪傾斜角度。你們的眼睛都是歪的!」那我們怎麼說中國人呢?我們拒絕相信那些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我們愚蠢地相信我們自己的局限才是衡量局限的正確標準。沒錯,其他人的眼睛是「歪的」,因為它們和我們自己的不一樣。
數百萬人看著亨利·福特的成就,當他成功後,他們羨慕他的好運、天賦,或者其他他們認為福特致富的原因。但可能每十萬人中只有一個人知道福特成功的秘密,而那些知道的人因為這個秘密的簡單而過於謙虛,或者過於不願提起。
一個單一的事件可以完美地說明這個「秘密」。
幾年前,福特決定生產他現在著名的 V-8 發動機。他選擇建造一個將整個八個氣缸鑄造成一個單塊的引擎,並指示他的工程師設計這種引擎。設計被繪製在紙上,但工程師們一致同意,要將一個八缸汽油引擎鑄造成一塊是不可能的。
福特說:「無論如何也要生產出來。」
「但是,」他們回答說,「這是不可能的!」
「繼續做,」福特命令道,「一直努力到成功為止,不管需要多長時間。」
工程師們開始工作。如果他們想留在福特的團隊裡,就別無選擇。六個月過去了,什麼都沒發生。又過了六個月,仍然沒有結果。工程師們試過所有可以想到的方法來執行這個命令,但這件事似乎完全不可能。
一年後,福特與工程師們進行檢查,他們再次告訴他,他們還是沒有找到實現他指令的方法。
「繼續做,」福特說,「我要這個發動機,我也一定會得到它。」
他們繼續工作,然後,彷彿魔法降臨,秘密被揭示了。
福特的堅定意志又一次獲勝了!
這個故事可能無法以細節準確地描述,但它的核心內容是正確的。對於那些想要思考致富的人,試著從這個故事中推導出福特財富的秘密吧。你不需要看得太遠。亨利·福特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理解並應用了成功的原則。其中一個就是渴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閱讀時,記住這個福特的故事,並找出描述他巨大成就秘密的句子。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能夠指出讓亨利·福特致富的那組特定原則,你幾乎可以在任何適合你的領域中複製他的成就。
你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船長」,因為……
當亨利寫下那句預言性的詩句「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船長」時,他應該告訴我們,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船長,因為我們擁有控制思想的力量。
他應該告訴我們,這個地球漂浮於其中的以太是一種以難以置信的高速振動運動的能量形式,並且這個以太充滿了一種普遍的力量,這種力量會適應我們頭腦中所持有的思想的性質;並以自然的方式影響我們,將思想轉化為其物質的對應物。
如果這位詩人告訴了我們這個偉大的真相,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船長。他應該強調指出,這種力量不會試圖區分消極思想和積極思想,它會促使我們將貧窮的思想轉化為物質現實,與促使我們將財富的思想轉化為行動一樣迅速。
他還應該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會因我們頭腦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而被磁化,通過一種沒有人熟悉的方式,這些「磁鐵」會吸引與我們占主導地位思想的性質和諧一致的力量、人和生活環境。
他應該告訴我們,在我們能夠積累豐富的財富之前,我們必須用對財富的強烈渴望來磁化我們的思想;我們必須成為「金錢意識」,直到對金錢的渴望驅使我們制定明確的獲取計劃。
但作為一名詩人,而非哲學家,亨利滿足於以詩的形式陳述一個偉大的真理,讓後人去解釋他詩句的哲學含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逐漸展現,直到如今已經確定,本書中描述的原則,包含了掌控我們經濟命運的秘密。
我們現在準備好來探討這些原則中的第一條。保持一顆開放的心,並記住,這些原則不是某個人單獨發明的。這些原則是從超過 500 位實際積累了巨額財富的人的生活經歷中匯集而來的;這些人都從貧困開始,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但這些原則對他們起了作用,而你也可以讓它們為你的持久利益服務。
這並不難,反而很容易做到。
在你閱讀下一章之前,我希望你知道,它傳遞的是可能輕易改變你整個財務命運的事實性資訊,正如它確實為文中描述的兩個人帶來了極其巨大的變化一樣。
我還希望你知道,這兩個人與我的關係如此密切,以至於即使我想對事實進行任何改動,也不可能做到。其中一人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已經有近二十五年的交情,另一個是我的兒子。他們兩人非凡的成功——他們慷慨地將成功歸功於下一章描述的原則——完全證明了這次個人提及的價值,從而突出了這個原則廣泛而深遠的力量。
大約十五年前,我在西弗吉尼亞州塞勒姆學院發表了畢業典禮演講。我以極大的熱情強調了下一章描述的原則,以至於畢業班中的一位成員明確地接受了它,並將其作為自己哲學的一部分。這位年輕人現在已經是國會議員,並且在當前政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這本書交付出版之前,他給我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明確地表達了對下一章所概述原則的看法,因此我選擇將這封信作為下一章的引言。它將讓你對即將到來的回報有一個了解。
「親愛的拿破崙:
「作為國會議員的服務讓我對男女們的問題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我寫信提出一個建議,這個建議可能對成千上萬值得幫助的人有用。
「抱歉的是,我必須說明,如果採納這個建議,將意味著你需要花費幾年的努力與責任,但我之所以鼓起勇氣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我了解你對提供有用服務的熱愛。
「1922年,當我還是塞勒姆學院畢業班的一員時,您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了演講。在那次演講中,您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成為我現在有機會為本州人民服務的原因,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將決定我未來任何成功的基礎。
「我心中有個建議,那就是您將您在塞勒姆學院演講的精華整理成一本書,讓美國人民也能從您多年來與那些因其偉大而使美國成為地球上最富有國家的偉人們共事的經驗中獲益。
「我至今記得,彷彿昨天一樣,您對亨利·福特的成功方法所作的精彩描述。福特只受過有限的教育,沒有一分錢,也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朋友,卻達到了如此的高度。甚至在您演講結束之前,我就下定決心,無論需要克服多少困難,我都要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
「今年,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將完成學業,未來幾年內也會有更多。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尋求像您當時給我的那樣,實用且鼓舞人心的信息。他們會想知道應該向誰求助,應該做什麼,才能開始他們的人生。您可以告訴他們,因為您已經幫助解決了無數人的問題。
「如果您能夠提供這樣的服務,我想建議您在每本書中附上您的『個人分析圖表』,這樣購買書籍的人就能受益於完整的自我檢查。這張圖表能如同當年您對我所做的那樣,清楚地指出成功路上的阻礙。
「這樣的服務,為您的讀者提供一幅關於他們自身缺點與優點的完整且公正的圖像,將意味著成功與失敗的分別。這種服務將是無價的。
「現在有數百萬人正在面臨重振旗鼓的問題,這是因為經濟蕭條。我以個人經驗保證,我知道這些努力奮鬥的人會非常歡迎有機會向您傾訴他們的問題,並獲得您對解決方案的建議。
「您了解那些必須重新開始的人所面臨的問題。今天,美國有成千上萬的人想知道如何將想法轉化為金錢,這些人必須從零開始,沒有財務資源,重建他們的損失。如果有人能幫助他們,那就是您。
「如果您出版這本書,我希望能擁有從印刷機上印出的第一本書,由您親自簽名。
「致以最良好的祝願,請相信我,
「誠摯的您,
詹寧斯·蘭道夫」